旭化成:给我一块柔性印版,我要撬动整个印刷行业
柔版印刷被认为是当今最环保的印刷方式之一。日本旭化成集团凭借其省溶剂型和零溶剂型柔性版等核心产品,致力于推动中国包装印刷行业从凹版印刷向柔版印刷转型,以抓住行业变革中的商机。
在中国,超过90%的软包装印刷企业仍在使用凹版印刷,而柔版印刷的占比不足10%。相比之下,北美柔版印刷的占比高达80%,欧洲也超过50%。旭化成集团希望通过研发和生产柔性印版及制版设备,推动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的变革。
包装印刷行业为何要从凹版印刷转向柔版印刷?环保是最重要的原因。凹版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和油墨大多含有挥发性有机物(VOCs),这些物质不仅对作业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还是细颗粒物(PM)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质。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指出,凹版印刷等主流印刷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危害。
旭化成柔版印刷中国区销售总监胡钰旻比喻说,就像一辆燃油车对城市空气的影响有限,但如果数量达到百万辆,影响就会显著。中国印刷行业规模庞大,尽管溶剂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正在推进,但其稳定性和大规模产业化仍面临挑战。通过燃烧等方式处理废弃溶剂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陷入两难境地。因此,旭化成希望通过推广柔版印刷,帮助中国包装印刷行业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负荷。
以日本一家印刷厂为例,每年为1亿箱(24亿瓶)PET瓶饮料包装采用水性油墨柔版印刷替代溶剂油墨凹版印刷后,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从8014吨降至2772吨,削减幅度高达65%,油墨使用量减少了25%,VOCs排放量降低了25%-50%。
在2024年第七届进博会上,旭化成株式会社感光材事业部长加藤昭博介绍了“Solvent ZERO”柔性版项目。然而,改变整个行业并非易事。柔版印刷在鲜艳度、饱和度和细腻程度上近年来虽有显著提升,但凹版印刷在中国的历史比柔版印刷早70多年,其工艺成熟、供应链完善,且成本已被压缩至极致。
旭化成深知在中国市场,凹版印刷不可能一夜之间完全被柔版印刷取代。因此,旭化成推出了无需溶剂的AWP™水洗版,并针对中国柔印市场溶剂版仍占主导的现状,研发了省溶剂型AFP™-R,以减少溶剂使用量,减轻环境负荷。胡钰旻表示,旭化成希望通过省溶剂型柔性版搭建一座从大量使用溶剂到零溶剂之间的绿色桥梁。
旭化成的柔性版是一种感光树脂版,类似于生活中的图章,用于将图案转移到纸张、不干胶、塑料等承印物上。然而,柔版印刷的推广还需要激光雕版机、柔版印刷机等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
在2024年第七届进博会上,旭化成与娃哈哈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柔版印刷在软包装领域的应用。胡钰旻透露,这一系统工程并非旭化成独自完成,而是联合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服务娃哈哈。目前,部分环节已进入中试阶段。
娃哈哈对生产工艺的要求极高,其产品包装和标签从未使用过柔版印刷。这样一家对产品质量极为看重的品牌企业采用新技术,其谨慎态度可想而知。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旭化成仍看到了不少积极信号。
首先,旭化成作为全球三大柔版生产企业之一,技术实力雄厚。自1964年开始感光材料研发以来,旭化成于1971年开创柔版业务,1998年推出水洗柔印版AWP™,如今产品已销往70多个国家,柔版印刷成为其全球化发展最快的业务。
其次,旭化成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与其他国际品牌不同,旭化成于2012年在苏州建立柔版印刷技术中心,2016年在常熟建立柔版生产工厂,实现了技术和销售服务的本土化。
此外,旭化成希望将柔版印刷推向更高端的市场应用,例如食品、药品和日化产品的外包装。这些领域对技术要求较高,旭化成可以在增量市场中获取更多利润。
最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环保政策不断强化,对VOCs排放的监管日益严格。包装印刷行业一直是环保监管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凹版印刷工艺。随着大气污染治理标准的提高,依赖凹版印刷的企业面临停工停产的风险,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和印刷企业寻求替代方案。
尽管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但印刷企业从依赖凹版印刷的“舒适区”中跳出来并不容易。胡钰旻认为,印刷行业的绿色转型速度不仅取决于行业内部的自我驱动,还受到国家政策的推动。例如,韩国政府的政策指引成功推动了凹版印刷向柔版印刷的转型。
“我们不仅关心旭化成的柔版印刷产品能卖多少,更关心印刷行业如何实现绿色环保。”胡钰旻表示,旭化成希望通过每一件印刷品,为中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助力蓝天白云的实现。
评论交流